一、春江花月近义词?
春江花月的近义词是月下花前:1.唐白居易《老病》诗:"昼听笙歌夜醉眠﹐若非月下即花前。"本指美好的憩游环境。后多指易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。
【春花秋月的解释】
春花秋月:1.春天的花,秋天的月。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。 2.指岁序更迭。指人间最美好的时光和景色
二、春江花月原诗?
应是“春江花月何时了”
出自 虞美人 . 春江花月何时了
原文:
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译文:
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,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!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。
精雕细刻的栏杆、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,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,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。
三、春江花月赏析?
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,与大海连成一片,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,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。
月光照耀着春江,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,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!
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,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。
月色如霜,所以霜飞无从觉察,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,看不分明。
江水、天空成一色,没有一点微小灰尘,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。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?
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?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,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。
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,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。
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,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。
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?
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?
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,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。
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,卷不走,照在她的捣衣砧上,拂不掉。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,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。
鸿雁不停地飞翔,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,月照江面,鱼龙在水中跳跃,激起阵阵波纹。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,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。
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,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。
斜月慢慢下沉,藏在海雾里,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。
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,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,洒满了江边的树林。
四、春江花月意思?
你说的应该是春江花月夜,这是张若虚写的诗,在春天一个江上面,开满了花,最主要是讲了啊月亮,从月出,月升,到月落的场景。
五、如何赏析《春江花月夜》?
这首诗以写月作起,以写月落结,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,从明月、江流、青枫、白云到水纹、落花、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,以及客子、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,通过环环紧扣、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。由春江引出海,由海引出明月,又由江流明月 引出花林,引出人物,转情换意,前后呼应,若断若续,使诗歌既完美严密,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。
前半部重在写景,是写实,但如“何处春江无月明”、“空里流霜不觉飞”等句子,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。后半部重在抒情,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,如长江流水、青枫白云、帘卷不去、拂砧还来等句,景中亦自有情,结尾一句,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。全篇有情有景,亦情亦景,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。
《春江花月夜》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,开元初,他与贺知章、张旭、包融并称“吴中四士”。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,《全唐诗》中仅存二首,而这首《春江花月夜》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,它号称以“孤篇横绝全唐”,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。 此诗兼写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及其相关的各种景色,而以月光统众景,以众景含哲理、寓深情,构成朦胧、深邃、奇妙的艺术境界,令人探索不尽,玩味无穷。
六、《春江花月夜》好在哪呢?
所谓孤篇压全唐这种说法,见仁见智。但毫无疑问,《春江花月夜》这首诗绝对是名垂千古的优秀作品。先引用该诗并大致划分下: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 —— 平声庚韵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 —— 仄声霰韵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 —— 平声真韵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 —— 仄声纸韵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 —— 平声尤韵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 —— 平声灰韵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 —— 平声文韵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 —— 平声麻韵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 —— 仄声遇韵
不难发现,张若虚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手法很是工整,每句七个字,每四句一换韵,且首句入韵,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,就像是九首七绝连环相嵌而一气呵成。更精彩的是,这首诗的换韵,是随着意境的转变而转变的,做到了声情与文情的和谐统一。
我在这里划分了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写景,中间有一个转折。景色由江月至林甸,由远及近,由“春江潮水连海平”的开阔磅礴,至“汀上白沙看不见”的朦胧,气势由开转合,是收束的过程,因此这里的韵脚,由积极明亮的平声转至低沉的仄声,与意象融为一体。至此,春江、花、月几个意象已经铺陈完毕,自然而然地转入下一重意境。
第二部分开篇继续平声入韵,并通过江月引出新的意象,那就是江畔的人。春江花月夜虽然是宫体诗,但并没有像一般的宫体诗流于“自从建安来,绮丽不足珍”的尴尬境地,而是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思考,将人(生命)与月(时间)进行了对比。这样的对比是带有几分苍凉的,因此再度由平转仄,收束情感。而更难得的是,很多诗人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,往往会感于人生苦短,在字句中流露出非常悲凉的格调,但张若虚没有,他这里反而以平静的口吻道出了“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”,引用闻一多的评价来说,就是“更敻绝的宇宙意识!一个更深沉,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!在神奇的永恒前面,作者只有错愕,没有憧憬,没有悲伤。”
接下来的一部分是大篇幅的抒情,韵脚再度转为平声。这是根据“不知江月待何人”所进行的铺展,有扁舟,有楼台,有离人,有明月,通过几组意象描写了人生中的离愁别绪,而月这个意象穿梭其中,每四句中都会出现一次,呼应之前的对比。此处张若虚所用的技巧有如国画中的散点透视,咫尺千里。
到下一部分,则接近整首诗篇的结尾,这里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继续写游子在外落寞心情的同时,更交代至此已是“江潭落月复西斜”,与开篇的“海上明月共潮生”发生对比。而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等意象在此全部出现,呼应开篇与主题,将全诗推向高潮。
到了最后四句,更是三处用月,让人想到了那首同样重复运用黄鹤意象的《黄鹤楼》。“斜月沉沉藏海雾”,本已西垂的月色这里更加黯淡。在外漂泊的浪子,有谁能借着这样的月色回家与相爱之人团圆?谁也不知道,不过至少刻骨的相思之情,在这样的月色下会更加明了。以平韵开篇,以仄韵收尾,以景开篇,以情收尾,以对景色的赞美开篇,以对生命的思考收尾,一咏三叹,百转千回,至此结束。
总结来说,那就是这首诗有文字美,有画面美,有音乐美,有结构美(或者说建筑美),且皆有不俗。而且它不是在简单地赞美风景或抒写离愁,它有着寥廓深沉的境界。也难怪闻一多赞之为“诗中的诗,顶峰上的顶峰”了。
七、春江花月夜 感情
春江花月夜,是一部经典的诗歌作品,它以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人们的喜爱。这首诗以春江、花、月和夜作为主题,将自然风景与人情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。
自然之美
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的美景。江水流淌,如丝如练,顺着崇山峻岭流淌而下。岸边的花朵争奇斗艳,姹紫嫣红,色彩斑斓。夜晚的月光照耀在江面上,如同银河倾泻,映衬出江水的美丽。
诗中描绘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,让人如痴如醉,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这种自然之美引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。
情感的流淌
春江花月夜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,还以感情为线索,将人情的起伏与景色的变幻相结合。诗中描述了相思之情,让人深感作者对爱情的思索。
春江花月夜中的情感流淌,如同江水一般曲折多变。有时候,情感如同江水一般纵横交错,犹如滔滔江水,势不可挡;有时候,情感又如同月光一般柔和,温柔而婉约。
在春江花月夜中感受到的情感,使人深思自己的生活和感情。作品中的情感,既可以代表作者自己,也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。而这种情感的流淌,恰恰是春江花月夜所独有的魅力。
表达情感的艺术
春江花月夜不仅在情感的表达上给人以启示,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独特的魅力。它以精湛的词藻和细腻的描写,将美景和情感凝聚在文字之间,从而打造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。
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,运用夸张、渲染的手法,使诗中的春江、花、月和夜,变得更加生动、美丽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在情感的描写上,作者则通过细腻、婉约的语言,将情感烘托得更加丰满、动人。无论是相思之情,还是对生命、人生的品味,都通过文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。
春江花月夜的意义
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意境,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。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,还通过情感的流淌和艺术的表现,传递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。
春江花月夜中所表达的情感,引起了读者的共鸣。每个人在读完这首诗之后,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,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它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点,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。
总之,春江花月夜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情感情的描绘,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。它不仅是一部诗歌作品,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一种触动心灵的艺术表达。
八、春江花月夜原文
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文学家张若虚创作的一篇词。作品以春江之景为背景,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感叹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,展现了汉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观。
春江花月夜原文
春江花月夜, 穷游何处所? 花谢花飞飞满天, 红消香断有谁怜? 游丝软系飘春榭, 落絮轻沾扑绣帘。 闲门向山路, 深柳读书堂。 夕阳无限好, 只是近黄昏。春江花月夜一词以春江作为背景,通过描绘花谢花飞,红消香断的景色,表达了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。作者以简洁优美的词藻描绘了春江的花朵和夜晚的月光,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绚烂。
词中的“穷游何处所”表明了作者的漫游之旅,他漫步在春江之畔,感受大自然的美妙。而“花谢花飞飞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”则暗示了花朵和人生的短暂,每一朵花都会凋谢飞逝,每个人的生命也是短暂的,如同花谢红消。
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,将游丝与软系飘春榭联系在一起,形象地描写了飘落的游丝,以及它们轻盈地落在绣帘上的景象。这种描写既增添了词的艺术性,又富有浪漫的意境。
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追求,他喜欢宁静的环境,享受读书的乐趣。闲门向山路,意味着作者酷爱自然和山水之间的亲近,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思想的升华。
词的最后两句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时光的感慨。夕阳无限好,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永不停息,但只是近黄昏,时光无情地流逝,生命瞬间消失。
春江花月夜这首词通过对春江之景的描绘,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逝去的思考,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。作者通过细腻的词藻和深刻的意象,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绚烂,同时也深意探讨人生哲理和生命的脆弱。
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,被广泛传诵和赞美。它传达了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和哲学思考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。
可以说,春江花月夜是一幅表现大自然情景与人生哲理的艺术画卷,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与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珍贵。这首词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,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,它永远闪耀着独特的文学魅力。
九、春江花月男主?
春江花月的男主角演员名叫陈立农
十、春江花月歌曲特征?
春江花月夜,这首歌听起来实在是太美了,心情立刻就感到一种,特别的舒服,这首歌曲的特征是,曲风特别的优美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