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枣阳过年的菜
襄阳属历史文化名城,春节可游玩的地方有很多,比方说市内有唐城、古隆中、习家池、绿影壁、万山梅园、鱼梁洲还有湿地公园之称的月亮湾,聚吃、玩、游、乐、看、为一体的华侨城、万达及武商量贩。还有南漳、宜城、老河口、枣阳等许多名胜古迹,都是春节游玩的好去处!
二、枣阳有枣吗
给你个很好的路线吧,走新市过郑家湾到三合店然后再往随州方向走十多里可以到鸡鸣山,那里风景绝对是枣随地方的绝景。如果我有时间这次回家也很想故地重游一次。
白竹园寺没啥去的,实在不咋样啊
三、枣阳特色菜
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,鄂豫两省交界处,介于东经112°30′至113°00′和北纬31°40′至32°40′之间;东与随州市接壤,西与襄樊市毗连,南与宜城市为邻,北与河南省新野、唐河、桐柏三县相连。南北长78公里,东西宽65公里,总面积3277平方公里,总人口110万,辖12个镇(鹿头、新市、太平、杨垱、七方、琚湾、熊集、吴店、平林、王城、兴隆、刘升)、3个办事处(南城、北城、环城)、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(西城开发区)、2个农场管理区(车河、随阳)。简介 枣阳市,历史悠久 自秦设蔡阳县以来,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,1957年被发现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的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,距今6000余年,距炎黄子孙祖先炎帝故里仅不到60公里。 枣阳市,英雄辈出 这里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汉光武帝刘秀故里。这里曾经养育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、鄂北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程克绳。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同志曾生活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。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驾驭“神六”邀游太空,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。 枣阳,物华天宝。枣阳地处南北过渡带,气候适宜,物产丰富。这里是“中国桃之乡”,是全国优质棉基地、商品粮基地,被国家农业部授予“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(市)”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,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,岩盐、大理石、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。 枣阳市,文化灿烂 枣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县市之一。新石器时期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、九连墩战国楚墓、白水寺等文化遗存,分别体现了中华石文化、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,展示了枣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目前,枣阳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崭新的数字文化。 枣阳市,前程似锦。 枣阳经济特色鲜明,汽车及其零部件、食品、化工、轻纺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。枣阳交通便捷,汉丹铁路、316国道、汉十高速公路、寺沙省道、335省道贯穿全境,并与京珠高速公路、沪蓉高速公路相通,距离襄阳机场仅30分钟车程。勤劳的枣阳人民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,全面实施工业兴市、开放兴市、合力建市三大战略。开放的枣阳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到枣阳观光旅游,投资兴业,共谋发展。地理 枣阳市地形属丘陵岗地。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、大洪山余脉,丘陵起伏,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。东北部玉皇顶为境内最高点,海拔778.5米,其余大都在400米左右;中部和西北为岗地和平原,连绵漫岗与襄北、光北 组成湖北著名的“三北岗地”,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.8%,海拔高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;境内最低点是蔡阳瓦子岗,海拔70米。境内有名山46座,其中大阜山为自然风景区。有主要河流178条,分为滚河、黑青河、小黄河、三夹河、莺河、淳河六个水系。概括为“三山一水六分田”。 枣阳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适中,年平均无霜期为232天,年均降水量在500至1000毫米之间。降水量分布是:东北部和南部降水量950至1000毫米,中部850至950毫米,西部750至850毫米;年最大降水量为1255毫米(1964年),日最大降水量为260.9毫米(1973年4月29日);年最小降水量为548.3毫米(1966年)。伴有寒潮、伏旱、秋涝、暴雨、冰雹等灾害天气现象,对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。 枣阳日照充足,年平均2100小时左右,日平均5.8小时,年日照率48%,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。 枣阳年平均气温15.5℃。山区高度每上升100米,年均气温下降0.5℃。年气温变化,一月份最冷,历年平均2。3℃;七月份最热,历年平均27.7℃。极端最高温日达40.8℃(1959年8月21日至23日);最低温日为零下15.1℃(1977年1月30日);历年各月昼夜温差为8.5℃至10.4℃之间,元月至6月温差在10℃以上,7月最小为8.5℃以下,余介其间。 湖北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故乡,被誉为“古帝乡”。李白、杜甫、韩愈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到此游览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。近年来,枣阳市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,先后投资近亿元人民币,以九连墩战国楚墓遗址、雕龙碑聚落遗址、白水寺风景园区、白竹园禅寺等历史名胜文化古迹为依托,兴建白水碑廊、白水源、光武祠等一大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景点。 此外,枣阳市还利用针对各地自然、历史、人文和地理等实际情况,注重把“乡土文化”融入乡村旅游。全市建设“渔家乐”和“水上人家”农家旅游景点50多个,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赏鱼、钓鱼、吃鱼等“渔”文化;把村镇建设与农村田园文化融合为一体,发展生态田园旅游农业基地120个;投资100余万元,组建了120个农村文艺演出团体,挖掘、修缮、包装河南豫剧、皮影戏等8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戏剧,供游客观赏。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,鄂豫两省交汇处,东靠“九省通衢”的经济重镇武汉,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襄阳,南临经济发展的江汉平原,北抵资源丰富的南阳盆地。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,地处鄂豫边界的汉水与唐白河汇合处东部,属汉水流域。全境以平原为主,岗地面积大,有“九十九岗头,劳人万古愁”之说。枣阳市位于湖北省武汉、襄阳、宜昌“金三角经济带”主干线的中部,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。枣阳居于由湖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重庆等五个省市70多个县市共同构建的秦巴经济走廊的前沿位置,是接东连西的纽带,是东部企业“中拓西进”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,区域优势十分明显。 枣阳市交通十分便捷。汉丹铁路、316国道横穿东西,寺沙省道纵贯南北。境内的“汉(武汉)十(十堰)”高速公路把枣阳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,北上可直达许(许昌)樊(襄阳)高速公路,并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连;南下,由襄(襄阳)荆(荆州)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相通。从枣阳南下东进、北上西行都十分便利。襄阳刘集机场距枣阳市区仅40公里,可飞往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大中城市。 枣阳,物华天宝,境内名胜古迹众多,被汉代大科学家张衡誉为“龙飞白水、松子神陂”的宝地。枣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,气候适宜,地貌多姿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是中国“桃之乡”。枣阳历史悠久,风景秀丽,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,素有“古帝乡”之称。这里有雕龙碑原始部落文化遗址、战国楚墓九连墩、千年古刹白水寺、国家森林公园白竹园寺、青龙山生态旅游风景区等名胜古迹。悠久的历史赋予枣阳人民勤劳、勇敢的性格,在党的富民政策下,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,枣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工农业稳步发展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市区人口已达20万人,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,现代化城市骨架已全面拉开。年供电量4.8亿度,日供水能力12万吨.并建成综合市场80个、专业市场24个、水果批发市场1个,形成5条商品贸易一条街。成为鄂北岗地的一颗明珠。 枣阳,人杰地灵,是汉光武帝刘秀和神六航天员聂海胜的故乡。枣阳人杰地灵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这里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,素有“古帝乡”之誉。境内有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,它是我国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之间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;有“九连墩”战国楚墓群,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白水寺,有道教圣地唐梓山,有佛教名寺白竹园寺;更有风景如画的熊河青龙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。枣阳被汉代科学家张衡誉为“龙飞白水,松子神陂”的宝地。李白、孟浩然、韩愈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游历于此,并留下赞美的诗篇。 枣阳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夏热冬冷,春秋温和,四季分明。冬干夏湿,光照充足,无霜梅长,雨量适当。但也有寒潮、伏旱、秋涝、暴雨、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。适宜种植小麦、水稻、大麦、芝麻、油菜、花生、大豆、棉花、烟叶、麻类等农作物,白萝卜、胡萝卜、白菜等蔬菜,苹果、梨子、桃子、枣子、栗子、猕猴桃、山楂等特产,松树、杨树、中草药等植物。境内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23种,其中金属8种、非金属15种,鹿头镇金红石矿储量居居世界第三、亚洲第一,太平镇的大理石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,储量2亿立方米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,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雕龙碑遗址、白水寺、唐梓山、白竹园寺、青龙山、熊河风景区等。枣阳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,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境内平原、丘陵、山区共存,地貌多姿,物种繁多。全市山地面积大,达150万亩,其中牧草地5万多亩,枣阳特别适宜发展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鹅等多种家畜家禽,是发展畜禽业的理想之地。 枣阳能源充足,发展稳健。周围有两大煤矿、两大油田、两大水利枢纽工程和一个大型火电厂,充足的能源供应为枣阳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经过多年发展,各项基础设施完善,产业优势显现,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精细化工、轻纺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水果、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,集群效应正在强化并得到释放。综合实力曾进入全国百强,连续八年进入全省十强,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全国文化先进市、全国体育先进市。 投资枣阳,就是投资未来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枣阳市委、市政府把枣阳定位于“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、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、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的承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”。枣阳市东靠“九省通衢”的经济重镇——武汉,西依历史文化名城——西安,是中国东连西的纽带,东部“中拓西进”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。枣阳交通便捷,汉(武汉)丹(丹江口)铁路、316国道、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,并与京(北京)珠(珠海)高速公路、沪(上海)蓉(成都)高速公路相通,距襄阳机场40公里。 枣阳地处湖北经济发展“金三角”黄金地带,十堰至武汉汽车工业走廊中心地带,是湖北重点发展地区之一。目前,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市委、市政府确立了“项目立市、富民强市”的发展战略,把项目作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和切入点,积极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,使投资者在枣阳享受到同类地区最优惠的政策。对来枣阳投资的企业,实行“一站式”服务、“一条龙”办证、“一个窗口”收费和限时办理制、跟踪督办制,以最优惠的政策、最优质的服务、最优良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枣阳投资兴业。今天的枣阳,社会安定,民风淳朴,市民既有南方人的精明能干,更有北方人的朴实豪爽特点。勤劳的枣阳人民为建设国家、建设自己的家园努力奋斗,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,先后荣膺全国卫生城市、全国文化、体育、科技、卫生、民政工作先进市等称号。电力、交通、通讯事业发展迅速,基础设施良好。 更多内容:
四、湖北枣阳的饮食风俗
枣阳酸汤的做法大抵是先备好料:粉皮、木耳、黄花菜、鸡蛋皮、葱姜蒜、上好的老醋等主料,放在锅里和水一起煮,用淀粉勾芡,淀粉要适当多一些,以便汤汁粘稠,胡椒、辣椒的取舍看各自的口味。酸汤上桌要讲究时候,一般在酒过三巡之后,客人似醉非醉,酒酣耳热之际,口舌干渴,舌头变短,话语乌拉,正是渴望解酒之时。酸汤一上,满桌客人皆大欢喜,齐举汤勺舀之,众曰:“好汤!”
酸汤之关键做法在于老醋的多少、芡勾的厚薄,老醋的多少在于主厨的经验,放多则太酸,放少则不够味,拿捏适当是主厨的功夫;勾芡也见水准,淀粉太多则粘得过度,太少则过于稀薄,没有口劲。所以,一道普通的膳食,要做到众口皆赞,却属不易。
《随园食单》云:“厨者之作料,如妇人之衣着首饰也。虽有天姿,虽善涂抹,而敝衣褴褛,西子亦难以为容。善烹调者,酱用优酱,先尝甘否;油用香油,需审生熟;酒用酒酿,应去糟粕;醋用米醋,须求清冽。且酱有清浓之分,油有荤素之别,酒有酸甜之异,醋有新陈之殊,不可丝毫错误。其他葱、椒、姜、桂、糖、盐,虽用之木多,而俱宜选择上品。”
酸汤的成败也在于用料是否考究。
枣阳人属重口味,喜食咸、辣、酸、麻,酸汤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痒。
酸汤好,醋是弱酸,酒是弱碱,酸碱中和,得以解酒。如果感冒,酸汤里多放些姜片、辣椒,发发汗,驱驱寒,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。无论如何,酸汤绝对是枣阳贪杯之人的最爱
五、枣阳过年的菜是什么菜
独生子女父母自领取《独生子女光荣证》至子女满14周岁,每月可领取保健费。
领取标准为:每月不低于10元,或者一次性不低于1500元。
退休一次性补助金
领取条件:事业单位职工,退休以后,可以领取计划生育奖励金。
领取标准:暂未公布。
支付渠道:由单位支付。
六、枣阳过年的菜叫什么
枣阳附近有襄阳市,随州市,以及河南省的新野市或者叫南阳市。
枣阳市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,是刘秀的故里,因此,人们把枣阳市称之为帝王之乡。
枣阳市还是中国航天员聂海胜的家乡,枣阳人民为聂海胜骄傲,值此春节期之际,代表枣阳人民向聂海胜致敬。
七、枣阳的春节
枣阳市浕水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地带,占地面积5.7万平方米,对外免费开放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要求,枣阳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了提档升级,增添许多健身器材。
修建主次入口4处,重要出入口及节点部位都点缀有造型古树,突出景观效果。园内建有梅园、竹园、桂园、玉兰园等10多个生态场地,局部地方点缀开花小乔木,搭配各种大小不一、颜色各异的球形植物,形成丰富的四季自然景象变化。把原来的道路升级为铺装道路,建设多处铺装场地,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乐园。
八、枣阳市美食
小吃不是很熟悉 大北街瓦罐汤是不错 还有小北街那有个粥铺 陪媳妇吃过几回秋季气候干燥 要多吃水果蔬菜 多喝水呀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火锅 虽然上火北城派出所附近的干锅鸭 顺城桥头的杜家鸡
二招的鲶鱼盆
三中的酸菜鱼 片片鱼
一桥原明月酒楼下的万家火锅 都还不错 个人感觉j-30